國外發生過疫苗恐慌事件嗎?
據了解,疫苗科普知識目前專題已經發布了21則專欄短文,每一則都是以精煉文字回答一個關于疫苗的小問題。比如“國外發生過疫苗恐慌事件嗎?”專欄介紹了國外1974年和1998年發生的兩次疫苗恐慌事件,因公眾誤解疫苗,疫苗接種率下降,最終導致傳染病發病率上升,疫情流行。
1974年,英國有報道稱接種百白破疫苗后發生36起嚴重神經系統反應。電視新聞持續報道此事,公眾喪失信心,導致接種工作中斷,接種率從81%大幅下降到31%。隨著疫苗接種率的下滑,百日咳發病率由1/10萬上升至100/10萬—200/10萬,形成疫情。
1998年英國醫生安德魯·韋克菲爾德在《柳葉刀》發表一篇論文,稱麻腮風疫苗可能引發自閉癥,經媒體報道后,不少家長拒絕為孩子接種該疫苗。雖然該論文已因學術問題完全撤稿,但英國麻腮風疫苗的接種率由最高時期的92%降至81%,麻疹病例從1998年的56例增加到2008年的1348例并致2人死亡。該事件還波及其他國家。
“最大擔心就是影響免疫規劃的正常接種”
南都記者了解到,疫苗科普專題后續還將保持更新,及時回應社會公眾對疫苗相關問題的疑問。問題疫苗案曝光后,網絡上一度引起恐慌。食藥監總局此舉可以理解為是政府在彌補此前疫苗公眾風險交流的不足。
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的專家認為,疫苗相關事件所導致的的公眾對疫苗安全的不信任,其危害程度遠大于事件本身。當事件發生時,公眾能夠理性而客觀的解讀事件是應對危機的重要基礎。
3月24日,在公安部、國家衛計委和食藥監總局三部門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南都記者注意到,三部門官員也多次表示,希望公眾在批評監管不力、要求政府大力查處同時,不要過度恐慌,“疫苗該接種的一定要及時接種”。
國家衛計委疾病預防與控制局局長于競進也對南都記者說,對于此次事件的風險,“最大的擔心就是影響免疫規劃的正常接種”。食藥總局藥化監督司司長李國慶也表示,不要因為此案影響孩子的正常免疫接種,“這個問題可能比出現非法經營案的危害還要大”。
|